国际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际 > 外媒又开始抹黑中企承建内马铁路 内容毫无新意

外媒又开始抹黑中企承建内马铁路 内容毫无新意
发布时间:2018-08-27 11:10:36阅读:收藏
摘要:外媒又开始抹黑中企承建内马铁路内容毫无新意中企在肯尼亚承建的蒙内铁路延伸段内马铁路被人diss了,主题还是“中企破坏生态环境”,内容毫无新意。  22日至23日,“美国之音”连发2篇文章,称内马铁路“不得民心,遭大量民众反对”;“打破当地生态系统,导致数百种濒危物种生存危急”;“内罗毕国家公园再也回不到从前”……  文章还提到中企规划的多个高架铁路路段,目的是让野生动物能够在栖息地自由穿梭,但“动物们因为害怕而不敢穿越。”  实际情况并不如此。 动物已开始穿越铁路,除长颈鹿除外  蒙内铁路连接东非第一大港...



外媒又开始抹黑中企承建内马铁路 内容毫无新意



中企在肯尼亚承建的蒙内铁路延伸段内马铁路被人diss了,主题还是“中企破坏生态环境”,内容毫无新意。

  22日至23日,“美国之音”连发2篇文章,称内马铁路“不得民心,遭大量民众反对”;“打破当地生态系统,导致数百种濒危物种生存危急”;“内罗毕国家公园再也回不到从前”……

  文章还提到中企规划的多个高架铁路路段,目的是让野生动物能够在栖息地自由穿梭,但“动物们因为害怕而不敢穿越。”

  实际情况并不如此。

 动物已开始穿越铁路,除长颈鹿除外

  蒙内铁路连接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全长约480公里。项目由中国路桥承建,于2014年12月12日开工,并在2017年5月31日通车。期间,内马铁路(内罗毕至马拉巴)1期工程在2016年10月19日开工,由中国交建承建。

  根据规划,蒙内铁路和内马铁路将分别穿越察沃国家公园和内罗毕国家公园。为此,蒙内铁路全线设计出14个高达7米的通道,以及100多个涵洞,保证不同物种、无论体型大小,均能方便穿过铁路。



不同种类的“动物通道” 图自“拯救大象”下同


  而人民网6月6日称,内马铁路计划修建桥梁40座,隧道4座。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局内马铁路项目协调员姆布古亚说:“内马铁路采用6.5公里特大桥穿越公园的方式,占地面积最少,园内动物可自由穿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但美媒还是认为,“高架路段附近人类活动频繁,动物不敢接近。中国的建设计划导致数百种濒危物种的生存危机”。文章还援引一家英国非政府组织“拯救大象”官员的话,称“大象在铁路沿线徘徊,始终不敢接近。这些高架路段,最终还是无法发挥让野生动物在下面自由穿越的功能。”

  然而早在2016年9月,“拯救大象”就做过一份报告。该机构对这2个国家公园内10头大象进行GPS定位追踪,最初的确发现“大象在铁路沿线徘徊,犹豫不前”的情况。最终大象们还是穿过了铁路,其中有几头更是在6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上百次穿越”。

  有些大象还在过道内留下排泄物——肉眼也可追踪动物们穿越铁路的行为。



  GPS定位追踪一直持续了1年,到了2017年9月,“拯救大象”再次报告,称其中有的大象“已经穿越311次”。



  截止今年8月,察沃国家公园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们唯一没有记录显示或见过在高架桥下通过的动物就是长颈鹿”。

  不过,有些穿越并不是通过“动物通道”实现的。比如有的大象会“踩烂护栏”、“翻过土堆”。对此,园区工作人员向美媒表示,目前已经所有的围栏都已经更换过。



肯尼亚工人:这是绿色之路 动物能和铁路和平相处

  美媒称中企铁路项目是在“未通过环境审核下开工”,“不少民众不知情”,实际上呢?

  据人民网8月13日消息,早在2011年1月中国路桥就完成了蒙内铁路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的确,当时报告里的中国标准曾让当地有关部门心存疑虑。对此,蒙内铁路项目把国内优秀人才派到肯尼亚,将中国标准翻译成英文,并邀请肯尼亚业主参观中国高铁。最终可行性分析报告获批。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通过周密布置和科学规划,尽量减少破坏地表,保护河岸,尽量减少对耕地、林地的占用,着力进行水土流失防护,进行噪声、水、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央视在去年5月31日援引中方在肯尼亚当地的一名当地员工胡德(肯尼亚籍)表示,为了不打扰动物生活,蒙内铁路施工期间,总会在晚上6点收工,方便让动物们通过。



图自央视新闻


  在被问及蒙内铁路的“火车噪音是否会影响到动物”时,胡德回答说,这并不会。“新的火车很好,它的声音并不是很大,比旧火车声音小多了。”

  报道称,蒙内铁路施工沿线,还随时能看到从预留野生动物通道穿行的斑马、狒狒、角马。当时铁路边的当地工人就表示说,“这是一条绿色之路,野生动物能跟铁路和平相处。”



已有动物开始穿越铁路,拍摄时间2017年,图自“拯救大象”


  2018年6月6日,《人民日报》记者从内马铁路施工现场发回报道,称项目正采取边施工边复垦的做法,从园内其他地方移植植被过来,将施工现场的土地恢复原貌。

  记者发现,在总面积近120平方公里的内罗毕国家公园内,中企整个作业面宽度仅为40米,已将施工影响减少到最小。“整个工地干净整洁,在隧道工地入口,硬化路面干净整洁,山坡上绿草茵茵,劳保、安全、灭火、综合用电检查台一字摆开,秩序井然。”



正在施工的肯尼亚内马铁路恩贡山隧道 图自人民日报


 “像我这样脱贫的,还有1000多人”

  美媒还说“内马铁路将内罗毕国家公园一分为二”,“点燃民众怒火”;还称曾有“动物保护人士”出面向当地政府抗议,要求后者取消铁路项目的施工。

  实际上中企铁路项目很受当地人欢迎。

  《人民日报》8月13日消息称,蒙内铁路设计客运时速120公里,货运时速80公里。原来十几个小时的路程,现在仅需5个小时。如今,货物上午在蒙巴萨装车,下午就能运抵内罗毕,物流成本可降低10%—40%。



内罗毕站内,中企员工帮助当地民众刷卡进站 拍摄时间2017年6月,图自《纽约时报》


  开通一年多来,蒙内铁路运送旅客158万人次、标准货物集装箱11.2万个,客运平均上座率高达95.2%,货运能力也从最初的每月2.2万吨上升到21.4万吨。

  数据显示,在铁路建设每100元(人民币)花销中,就有40元被用于当地。蒙内铁路建设时期,有4万多肯尼亚人在项目工作,当地员工占比超过90%。目前有超过1500名当地人参与蒙内铁路的运营,项目方还在建立蒙内铁路培训基地,为肯尼亚储备铁路施工的可用之才。

  项目方还与当地地方政府签署了协议,就铁路沿线居民的用水、用工、培训机会开展合作,为沿线村落修路、打井、建水塘,并对家庭困难员工提供帮助。比如铁路沿线的玛格拉尼小学临时校区就是项目方承建。开学典礼上,一位学生家长表示:“我在铁路上工作,中国人不仅给我带来了工作机会,还给孩子们修建了新学校。感谢你们,你们对肯尼亚当代及下一代的发展都功不可没。”

  另一方面,正在承建过程中的内马铁路已经完成1期工程的70%。内马铁路一位当地管理人员在6月6日表示,自己本来每月收入5000肯先令(约合人民币342元),如今他每月进账3万肯先令(约合人民币2050元),娶了老婆盖了房,孩子也已经6岁了。

  “我所在的工地有1000多名肯尼亚工人,很多人像我这样摆脱了贫困。更重要的是,我从中国同事那里学到了宝贵的技术。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中国同事那样的工程师。”

 “大象被火车撞死”

  蒙内铁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重点项目,是中非友谊的象征。未来蒙内铁路各延伸段将抵达南苏丹、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刚果金,“一路富7国”。

  但部分西方媒体不怀好意,想找蒙内铁路“黑料”却自行打脸,“美国之音”不是第一家。

  2017年6月8日,《纽约时报》曾发文,指出英国于1901年在肯尼亚铺设了“米轨”铁路,该铁路路线与蒙内铁路很大程度上重合——同样穿过察沃国家公园。



正在蒙内铁路上调试的列车头(左)和百年前修建“米轨”上的列车(右) 图自新华社


  这条“米轨铁路”是用4000多条人命换来的——数千名劳工死于恶劣的工作条件、疾病、和当地原住民的冲突。其中还有数十人是被狮子咬死。因此,这条铁路也被当地人称之为“疯狂快线(Lunatic Express)”。

  报道还援引几位民众的观点,又将“债务危机”、“中企项目滋养腐败”等言论搬上台面。比如说一位体验过蒙内铁路的当地商人抱怨车上的小册子用的是中文,部分工作人员穿的制服是“中国国旗(红色和黄色)”,连火车上的音乐都不是肯尼亚的。“火车是我们买的,为什么一切都是中国元素?”



所谓“身穿中国国旗”的乘务员 图自新华社


  这位商人还惊讶地指着蒙巴萨站的一处雕塑,说中国人在这树了一座“毛泽东像”。那实际上是郑和的雕塑。



蒙巴萨站内的郑和像 资料图


  为“暗讽”中企项目,《纽约时报》不惜引出一个荒谬的故事:

  就像中国修建的这条铁路因为土地问题而遭到地方的反对一样,英国人当年也受到一个部落的袭击。率领该部落的男子预言,一条“铁蛇”会引诱民众,并对 蒙巴萨站内的郑和像 资料图们进行殖民统治。

  最终预言成真(即肯尼亚沦为英国殖民地)。

  结果,《纽约时报》就把“疯狂快线2号”的帽子扣给蒙内铁路,称这条铁路“同样疯狂”。



  此外,文章还号称援引了“拯救大象”组织的数据,说“中国火车撞死人”。

  记者查询“拯救大象”当年的报告发现,的确出现“大象被火车撞死”的情况,但并未提及“中国火车”。唯一一张照片显示,死去的3头大象躺在英国百年前建设的“米轨铁路”旁,并不是在中企的施工现场附近。



3只死在“米轨”旁的大象 图自“拯救大象”



来源:观察者网


本文关键字:
×

现代轨道交通网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轨道运维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点开扫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