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城轨 > 青岛地铁发起三大攻坚战 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线网建设

青岛地铁发起三大攻坚战 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线网建设
发布时间:2021-12-08 14:23:04阅读:收藏
摘要:青岛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线网建设

青岛地铁发起三大攻坚战 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线网建设



12月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加快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有关情况,青岛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青岛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刚;青岛地铁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张君;青岛地铁集团总工程师迟建平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张建刚 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青岛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 君 青岛地铁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

迟建平 青岛地铁集团总工程师

青岛地铁自2010年开工建设至今,在全市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帮助下,已建成并投入运营6条线路,运营里程达到246公里,跻身全国前十,单日最高客流突破120万,成为近十年来全国地铁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十四五”期间,市地铁办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秉承“为城市建地铁、为人民建地铁”的工作理念,聚焦让群众出行更加顺心、居住更加暖心、生活更加舒心,广发“英雄帖”寻找地铁建设同路人,共同发起三期建设、TOD开发和“双碳”战略三大攻坚战,加快推进我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

发起三期建设攻坚,

积极推动打造立体化大公交体系,

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青岛”

今年9月,我市三期建设规划正式获批,共7条线139公里,总投资约1000亿元。目前,在相关市直部门和区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协助下,市地铁办正全力推进三期开工筹备工作,部分线路计划年底开工,将创造“当年申报、当年获批、当年开工”的青岛速度。后续,将紧紧围绕“质量、安全、效益、效率”四大要素,持续加强建设管理,加快三期线路建设,力争三期规划早建设、早投用、早受益。

同时,结合三期建设,积极推动打造“地铁+”立体化大交通体系。“地铁+铁路”,加快“四网融合”,推进地铁与铁路高效衔接、互联互通、票卡互通、安检互信,提高运转效率。“地铁+小汽车”,规划建设一批P+R停车场,着重完善外围区域小汽车和地铁的有效换乘,引导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地铁+公交”,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对公共交通体系进行科学研究,提升公共交通出行率。“地铁+慢行”,将“慢行”理念融入到TOD开发建设中,充实地铁的最基础网格。

预计经过6、7年建设攻坚后,青岛的运营线网总里程将达到500公里,日均客运量接近500万人次,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近5成,实现对航空、铁路、公路、港口等重要交通枢纽全覆盖,三岸主城区内部45分钟可达、关键节点间1小时可达,有力支撑“一主三副两城”都市区空间结构。

发起TOD开发攻坚,

建设“地铁新城”,

打造10分钟宜居宜业活力圈

TOD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通过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进行片区一体化开发,打造集商业、商务、居住、生态、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片区中心,已经成为公认的最为集约高效的城市发展模式,并在东京、香港、成都等城市得到了充分验证。

TOD可以让城市更加高效、土地更加集约、出行更加便捷、配套更加完整、居住更加舒适、成本更加低廉。特别是对于青岛来说,环湾“扇形”的城市构型导致“南部集中北部分散”,45分钟通勤圈范围较小、交通“双碳”指数较高。现在来看,要解决大城市病,依靠地铁线路辐射延伸并沿线打造“卫星城”是最好的解决对策。

目前,市地铁办和有关市直部门、区市政府,已经联手启动了我市TOD战略规划、沿线土地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等顶层规划编制工作,明确了“三级四类”开发模式(三级:城市级、片区级、一般级;四类:综合中心型、商业中心型、产业服务型、生活服务型),建立了“21+N”重点项目库,总规划开发面积近万亩。依托地铁集团平台、技术、资源、经验和政策五大优势,建立了地铁集团、区市平台、顶级策划、龙头开发、央企施工“五位一体”的联合开发体系,覆盖一级土地整理+二级项目开发+三级项目运营“三级联动”全生命周期,以市场化运作保障项目高质量建成。

下一步,市地铁办将按照“先行策划、系统规划、精准设计、功能复合”四个原则,加快推动项目运作,力争21个重点项目在三年内全部启动,实现带动千亿投资目标。同时,立足“打造10分钟宜居宜业活力圈”理念,做好项目空间、业态、产业、环境、交通等策划研究,将每一个TOD项目都打造成“生产、生活、生态”高度融合的微型城市体系,建成“地铁新城”,吸引更多人在地铁两侧工作和生活,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使城市发展更高效、运行更低碳,使百姓出行更便捷、生活更舒心。

发起“双碳”战略攻坚,

加强技术创新应用,

力争实现节能降耗40%

“双碳”已经成为发展共识。地铁作为用电大户,目前每年耗电超过4亿度。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和省、市能源发展规划,地铁集团已成立“双碳”工作专班,统筹研究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各领域、各环节“双碳”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预计全年实现节电超3000万度:

一是技术节能。推广应用36套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年节能量达900万度以上;在13号线加装光伏发电装置,设备投用后预计可实现发电300万度/年;试点应用了智能照明、磁悬浮蒸发冷、永磁电机、热泵回收等节能新技术,为后续大规模应用积累了经验。

二是管理节能。印发了能源管理规定、服务设备节能运行规范,统一线网设备节能运行规范要求;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借助外部资金进行节能改造,实现共赢;搭建了能源管理平台,精细化管控照明、通风空调、电扶梯等高耗能设备。预计年节能达2100万度以上。

三是发展“双碳”产业。与青岛阳光氢能合作,计划在青岛投资建厂,引入氢能设备高端生产线,推广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引入绿色装配式建筑企业,在地铁建设和TOD开发中,推广更保温、更环保的材料,大大降低车站及办公区域空调的使用频次;与储能系统的制造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广储能装置“削峰填谷”功能在地铁领域的应用。

下一步,市地铁办将加快推进双碳战略“青铁”方案,打造绿色地铁青岛范本。一是强化总量调控,系统性核查地铁运营碳排放情况,确定降碳场景,科学制定“达峰-中和”路线图。二是夯实能源供给基础,扩大氢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利用规模,加快推进光伏+储能分布式电源建设。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统筹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能源体系建设,提升能源供给保障能力。三是深挖内部节能降碳潜力,联合国内顶级科研院所和行业头雁企业,成立节能创新工程研究中心,统筹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研究,加快推进飞轮储能、永磁牵引系统、能量高效智能管理系统等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力争实现节电30%,新能源发电10%,实现节能降耗40%目标。

为打好三大攻坚战,建好青岛地铁,做大做强我市地铁产业,市地铁办正与市工信局一起,加紧筹备“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大会暨青岛地铁产业合作推介会”,将广发“英雄帖”,寻找地铁建设同路人,助力城市千亿级轨道交通生态圈。欢迎青岛本土企业参与,也诚挚邀请外地企业参与青岛地铁建设,在青投资、落户青岛。

地铁成就城市未来。在地铁建设过程中,给周边环境和市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衷心感谢广大市民给予的理解和支持。


来源:青岛发布



本文关键字: 青岛地铁
×

现代轨道交通网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轨道运维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点开扫码关注
×